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历史控—冯玄一

鹤鸣九皋,声闻于天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随感之五七:似乎,必须离开  

2011-08-06 07:01:32|  分类: 散文诗歌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 随感之五七:似乎,必须离开

    小时候,爸爸对我说:“长大了要远走高飞。村子里没有金子,只有走出去才能富裕。”我记下了他的话,并将“远走高飞”视作奋斗目标。

人渐渐长大了,学会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,才真正知道爸爸的话是真理。

村里的劳动力都出去了。开始是男的、接着是女的,开始一家出一个、接着全家都出去了。土地呢?开始是承包给别人种,慢慢人都走了,没人承包,就种树。桉树长得最快,桉树就被大面积种植。

出去的人,有些发达了,在村里建起漂亮的小洋楼,逢年过节开奔驰回乡。没有发达的,也能够快速实现“由温饱转小康”的目标。爸爸的话应验了,走出去,到更远的地方,就能够改变生活、改变命运。现在的情形是,必须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、必须离开自己熟悉的天空,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局面。

     对于农村年轻人,走出去的路只有两条:读书和外出打工。前者耗时长、花钱多、回报渺茫,被广大农民抛弃。大多数年轻人走的是外出打工的路。于是,农民工大潮来了,于是农村大学生越来越少了,于是……

     这是社会现实,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实,自有那些学者专家研究,我也说不透彻。我只想告诉朋友们,现在,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,“我要回家”的想法也越来越少。我没房子没车子,我在城市的街道匆匆走过,就像滇池里的水葫芦,在滇池恶心的水上漂浮、摇摆,无论如何也不能够把根扎到泥土里。累了,大口喝便宜的茶叶泡出的浓茶水,偶尔会想到回家。但是,回去干什么呢?我的小学不在了,我喜欢在下面玩弹珠的老树被买木材的人用电锯砍锯了——听说锯那棵三合抱粗的大树只用了五分钟。我割草喂牛的地方被挖掘机开凿成深深的大坑。回去干什么呢?屋子的瓦片破损了,墙头长满杂草,花盆早已经荒废。回去,已经找不回任何记忆,我扎在家乡土地里的根,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斩断了。如今只能漂啊漂,好像就没有一个尽头。

      看了韩寒的文章《我在上海,活的很好》,读了下面一段话,很有感触,诱发我写下了这篇文字。韩寒说:“可能中国人都不配有乡愁,为活的更好离开故乡,仿佛只有离开故乡才能活的更好,没成功永远漂泊,成功了在别处扎根,有雅致的故乡都没了,没雅致的不愿回故乡。”(出自韩寒博客)

      事实的确是这样,为了活得更好,必须离开故乡,必须把原有格局打破、翻个底朝天。我们因此换来经济的改观,但是失掉了精神寄托。像滇池的水葫芦,漂浮在恶心的水上。

有一年夏天,青蛙和蝉轮番吵闹着大地,青松和长叶桉树竞相展示她们的俊美身材。因为需要在一张写有字的纸上盖一枚村公所的印章,我在村里呆了一天半。傍晚,在村口大路上遇见一老头,他是我邻居。我跟他打招呼,他问我:“回来干什么?”我把事情告诉他,我猜他没听清楚,他说:“年轻人不在外面挣钱,回来干什么?呆在家里能有什么名堂?”

我无语。

    要到哪一年,爸爸才能甩掉农民工的帽子,做一个真正的农民?要到哪一年,“离开才能富裕”的信条才会成为历史?但是,被破坏了的生态永远无法在回复到从前的样子,农村的格局再也不能恢复。我,仅仅希望新建立的格局能够有利于人的精神的丰富,有利于人们找到归宿感、能够扎根。

2011年7月24日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541)| 评论(2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